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规划,引领城市发展——让城市温馨起来系列报道之一

发表于2018-01-25

“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大道,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,一处处疏密有致的绿地,一个个崭新时尚的小区,构成了中心城区最为绚丽迷人的画卷。每次拍摄都有不同的收获,这座城市越来越精致美丽了。”冬日的阳光里,汪阳背着相机行走在新安江畔,这位有着20多年经验的摄影爱好者多年来拍摄了大量的城乡美景,从一个摄影师的视角,纪录和见证了黄山这座城市的飞速发展和变迁。

与汪阳有着同样感受的市民还有许多。今天,当你走进中心城区,平坦宽阔的街道,修葺一新的人行步道,错落有致的绿化,随处可见历史人文风貌的景观,以人为本的温情设施,人们在感受城市文明中更能体会到建设者们的独具匠心。

城市要发展,规划须先行。要建设特色国际旅游城市,离不开高水平的规划。

为提升城市品质,近两年来,市有关部门对全市区域内的自然、历史、建筑、园林等各类特色资源进行细致梳理,提出了“名山秀水处、徽州文化源、生态宜居地、国际旅游城”城市发展目标,以徽韵统领为规划理念,着力构建“山水融城、水墨徽州”的中心城市空间特色体系。

围绕风貌、高度、山水这三个系统,市规划部门对中心城区11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提出了城市设计目标:风貌清晰雅致,高度错落有致,山水蜿蜒别致。根据中心城区城市特色体系,对城市空间特色则规划为城市风貌、高度、山水“三大”和重点道路、广告悬挂、公共艺术“三小”的控制。

在规划的引领下,坚持做好历史街区保护与城市发展这篇大文章,既延续千年历史文脉,又以人为本推进城市发展,既修旧如旧、又创出特色。老街的保护和建设,按照小规模、渐进式的策略,进行基础设施提升、道路建设、立面整治,重塑老城肌理,提升老城整体环境;城市建设则突出“显山露水”,重点对山体、水体管控,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重要支撑。

列入全国第三批“城市双修”试点城市是城市温情建设一个新的契机。市委市政府将城市生态修复、功能修补作为工作重点,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,解决老城区环境品质下降、空间秩序混乱、历史文化遗产损毁等问题;市规划部门迅速起草《黄山市城市双修试点工作实施方案》,在广泛征求市民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生态修复提升、历史街区提升、市政设施提升、人居环境提升、公共服务设施提升、城市景观提升、城市管理提升、市民素质提升8大提升行动,涉及城市双修示范项目33个。

回应市民关切,提升城市宜居品质是城市温情建设的重点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,越来越多的“城市病”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。市规划部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规划编制与研究工作的首要任务,编制完成了《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综合布局规划》,将公共教育、医疗卫生、公共文化、社区、体育、社会保障等6大领域、40余项设施纳入规划,统筹布局,加强管控,强力推进城市环境整治,着力提升人居环境。

针对市民停车难问题,规划部门编制完成了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、地下空间暨人防工程等专项规划,科学指导中心城区停车场和地下空间、基础设施开发建设;为解决住宅小区配套服务不完善的问题,目前中心城区正在积极推进邻里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规划建设,先后在柏悦华庭、恒大左岸、荷花池A-03地块、东湖DH4-5地块等规划配建邻里中心及社区服务中心,并要求社区服务中心建成后无偿移交基层政府,从规划层面解决基层服务最后“一公里”问题……

“在市医院周边地块改造中,通过规划积极引导和管控,贯通新园西路、东里巷、长干西路,设置老卫校地块公共停车场,并结合停车场规划建设六小、七小运动场,同时在六小东侧地块配建社区服务中心……通过上述规划,基本完善该区域的各类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。”市规划部门负责人介绍说。

“现在出门比以前真是舒服多了,道路宽敞干净,四通八达,这个‘肠梗阻’终于是彻底解决了。”家住老卫校的高淑芬开心地说。

不仅如此,越来越多的市民们发现,以往令人诟病的“断送路”打通了,路网建设更加完善合理,出行更加安全畅通了;干道两侧有碍风貌的违章私建拆除了,建筑外立面更加美观了;街头绿地和活动场地增加了,公共活动有了更多的去处……

规划让城市更美好。城市规划吮吸着千年历史的精华,依托丰厚的文化底蕴,以基础设施先行、城市触媒等先进城市经营建设理念,让古老的昱城更加温馨。


上一页|1|
/1页